中醫五行理論認為春屬東方,五行歸木,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按照中醫理論“四季各有側重”的養生原則,春季養生重在“養肝”。中醫認為肝主升發,性喜條達而惡抑郁,要想讓肝氣順應春天自然之氣,除了要注意調攝情志、適度運動,合理的飲食也顯得尤為重要,具體而言,要注意以下幾點:
平衡飲食:若是經常暴飲暴食或者饑一頓飽一頓均會加重肝臟負擔,因此要做到飲食有節。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要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以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切忌肥甘厚膩,因為長時間的高脂肪飲食會引起脂肪肝。此外,還應特別注意要少飲酒,以防酒精傷肝。
以臟補臟:根據“以臟補臟”的理論,豬肝、雞肝等動物肝臟具有補肝的作用,而中醫理論認為肝開竅與目,因此,視力的好壞與肝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朋友不妨取新鮮豬肝50-10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大米洗凈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將豬肝切成片或條狀,然后放入鍋中同煮,熟后再加調味品。經常食用具有補肝養血、明目潤膚的功效。但需要說明的是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高血脂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省酸增甘: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點甘味的食品,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這是因為中醫認為春為肝氣當令,肝的功能偏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認為酸味入肝,如果春季過多的進食酸味食品,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容易傷害脾胃之氣,而甜味入脾,能補益脾氣,故要減少醋等酸味食物的攝入,適度增加山藥、大棗等甘味的食品的攝入量。山藥大棗粥就是不錯的選擇,可取山藥50克,大棗20克,米(粳米、糯米各一半)80克。將粳米、糯米洗凈,與山藥、大棗一起放入砂鍋里,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然后用文火熬煮至粥稠,每日一次。
多食菠菜:菠菜為春天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春季因肝陰不足所致的高血壓、頭暈、糖尿病、貧血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哈佛大學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吃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視網膜退化的危險。貧血者可取菠菜100克燒湯,亦可隨湯加入適量動物血食用。視力模糊,兩目干澀、頭暈者可取鮮菠菜、羊肝各500克,將水燒沸后入羊肝,稍滾后下菠菜,并加適量鹽、麻油、味精,滾后即可食用。糖尿病、高血壓及便秘患者可用鮮菠菜及根100克,洗凈,開水燙3分鐘,撈起加麻油等調味品拌食。
5個癥狀說明你的肝臟已受損如何養肝護肝
粉刺增多
肝臟是人體調節血液、新陳代謝的中心,而現代人生活習慣不健康造成肝臟疾病高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肝臟“呼救”的五大征兆,以及如何養肝護肝吧!
5個癥狀說明肝臟已受損
征兆1、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時酒量很大,然而現在變得喝一點之后就感覺“醉了”,這種征兆提醒您肝臟功能下降,肝受損了,肝臟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謝物乙醛。
征兆2、粉刺增多
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著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調整荷爾蒙平衡。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征兆3、傷口容易化膿感染
肝臟對人體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肝臟功能受損的話,皮膚再生就會受到阻礙。另外,肝臟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細菌。
容易喝醉
征兆4、鼻頭發紅
所謂“紅鼻子”就是鼻頭部分的毛細血管擴張形成的。雖然“紅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臟受損導致的,但女性在肝臟功能降低、荷爾蒙紊亂時容易出現“紅鼻子”。
征兆5、臉色發黑
肝臟對鐵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平時肝臟內積蓄有鐵成份。肝細胞遭到破壞的話,肝細胞內的鐵會流入血管,使血液內鐵成份增加,導致臉色發黑。這種癥狀最容易在男性和閉經后的女性身上出現。因此,當出現臉色發黑征兆時,一定要警惕是否肝受損了,并要及時護肝。
到底如何才能養護好肝
青色食物入肝
藥物中的青蒿、青皮都是入肝經的。食物中的青菜也大多入肝膽,如仙人掌,青檸檬,青黃瓜等,當季蔬菜中的韭菜、茼蒿、菠菜、香椿等都是餐桌上的美味春芽。麥苗色青,還是治療黃疸的良藥。在口苦口干比較明顯時,如果不是血虛所致的虛火,可食用黃瓜、綠豆等都有清肝火、解毒的效果,但虛熱以養陰血為主,陰血足則火自然斂降。
早睡眠以養肝
早睡眠以養肝
夜臥則血歸肝,根據中醫子午流注理論,子時(23:00~1:00)屬膽經循行時段,丑時(1:00~3:00)屬膽經循行時段。因此應早睡眠,特別保證這段時間的睡眠,以利于肝膽的養護。肝病患者特別應注意保證睡眠,以使血能歸肝,使藥物能更好的發揮治療效果。女性養生以養血為主,如果經常熬夜常常會陰血虧虛,造成面色萎黃、失眠多夢、月經量少等肝血虧虛的癥狀。
戒忿怒以養肝
肝主怒,怒能傷肝,情緒舒暢方能養肝。《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
補腎方能養肝
肝腎同源,黑芝麻補腎,又能補肝血,就是因為水能生木,補腎方能養肝。這就是中醫“虛則補其母”的治療方法。
飲食清淡,少食辛辣
辛辣傷血,故肝病的人不宜吃的過辣過咸,豆制品也在慎食之列。豆本身屬腎,外形又極象腎臟,所以補腎又可補肝,但對肝腎的壓力也重,故不宜多食。
中醫一向尊崇天人合一的精神,在治療的同時輔以正確的日常調養,將會相得益彰。
幾種養肝護肝的食物吃出健康好自滋味!
我們都知道,肝臟不好的話就很容易沒有胃口,消化不好,肚子漲或者腹瀉,還經常會有疲憊感。那么哪些東西可以養肝護肝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些養肝護肝的食物,教教大家應該如何護肝養肝。
養肝的食物
祖國醫學素來有“五色飲食”的說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因此平時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芥藍、青瓜、冬瓜、綠豆等,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據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還可以預防感冒。同時,適當保養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氣健脾功效的中藥,如黨參、山藥、薏仁、扁豆等,對調養肝臟也大有裨益。
此外,不少中藥都具有健肝疏肝的作用,如山楂、陳皮、白芍、葛花、絞股藍等。這些中草藥在中藥店都有飲片,在中醫師的指導下自己平時可適當配一些袋泡茶飲用,不僅對脂肪肝的恢復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應酬多、需要飲酒的人群經常飲用也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如何護肝養肝
1、多喝水排毒,養護肝臟
人體很多毒素都是通過水分的排出同時一起排出體內。而初春寒冷干燥身體更需要大量地補充水分。其實,多喝水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2、春季養肝在飲食方面也大有講究
中醫上認為,春天時肝氣較旺,所以酸味的食物有增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而肝旺會損傷脾臟的功能,因此,春天要少吃一些酸性的食物;而甘味、甜味的食物可以滋補脾臟,可以多吃一些大棗、山藥等補脾食物,補充氣血、解除肌肉的緊張。所以,在春季應該多甜少酸,以利于壯肝益脾。
3、運動強體護肝臟
健康永遠離不開飲食跟運動。春季氣溫回暖,適合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又可以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之目的。愛美的女性要積極運動,不要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哦,運動可以讓你健康,以及保持你的美麗!
4、樂觀心態有益肝氣暢行
春季養肝首先要注意調節情緒,避免肝氣淤滯。人的情緒是跟肝臟相互牽制,相互影響的。不論是出于養生的目的還是出于其他,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應該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不要大喜大悲。這樣有利于肝氣順調,不僅心情舒暢了,也保持了身體的平衡與健康。懂得愛護自己的女性朋友知道,保持健康與青春活力,都要學會調理情緒、緩解壓力。壓力較大時可以到大自然去放松,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郁結就容易得到疏解,或者找談得來的朋友去傾訴、玩樂、休閑,抒發郁結的情緒。
5、按時休息,讓你的肝臟排毒更暢通
網上聊天、沒完沒了地看熱播劇、把工作帶回家,別人晚上12點睡覺你都覺得早,號稱這個點兒是你一天生活的真正開始。你夠強,但就怕你不能永遠地強下去。
養肝依據:每天主動找時間休息,是對肝的最大鐘愛。休息能降低體力消耗,減少糖原、蛋白質的分解及乳酸的產生,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萬不可等到勞累感襲來才想到丟下手中的工作,這叫被動休息,此時體內的代謝廢物,乳酸、二氧化碳等已積累較多,對肝臟已經造成了傷害。
自救招數:晚上11點到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此時最該做的是睡覺,給肝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肝臟最弱的時間是下午1點-5點,所以最好把辛苦工作盡量堆在上午,到了下午,每工作1小時讓身體休息5分鐘,以減少肝臟損耗。
肝臟是人體很重要的器官,它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排毒。所以我們大家平時一定要多注意養肝護肝。經常性的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多注意休息保證睡眠,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