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簡稱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螺旋形、微需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夠在胃里面生存的細菌。幽門螺桿菌您了解多少?如何預防?讓我院脾胃病科徐彬翔醫生向大家科普一下:
一、生物學特性
幽門螺桿菌在光學顯微鏡下呈細長菌體,逗點狀、“S”狀或螺旋狀,約(2.5~3.0μm)×0.5μm大小;在電鏡下觀察,菌體表面光滑,在一端有4~6條帶鞘的鞭毛,有的鞭毛頂端膨大呈球狀突起。用Warthin-Starry銀染色呈黑色,且清晰可見。
二、感染癥狀及危害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癥狀主要是反酸、燒心、胃痛、口臭等。感染后可引起慢性胃炎,主要臨床表現有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的癥狀,病程較為緩慢,但是容易反復發作。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發生胃癌的幾率要比未感染者高3~10倍。
三、傳播途徑
人類是HP感染的唯一自然宿主,傳染源主要是HP感染者,免疫功能受損的人群更容易感染HP。傳播途徑主要是口-口傳播、共用器具傳播、糞-口傳播及醫源性污染傳播。
①口-口傳播
咀嚼食物喂食、接吻等。
②共用器皿傳播
共用食品容器或牙科設備等。
③糞口傳播
食用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飲用受污染的水等。
④醫源性污染傳播
與HP感染者或污染的器具密切接觸,使用未徹底消毒的醫療設備等
四、檢測方法
1.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
無需胃鏡、無創傷、方便易行、準確性高,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測方法。2.血清學檢測
經濟實惠,但其陽性不一定是現癥感染,不能用于根除治療后復查,因此臨床應用受限。3.HP分離、培養及鑒定
HP感染的金標準,但操作要求高且耗時,依賴胃鏡,存在創傷性,臨床應用受限。4.快速尿素酶試驗
操作簡便快速、成本低廉,具有高準確性和敏感性。缺點是需要胃鏡檢查,存在一定的創傷性,是胃鏡檢查下的首選方法。
注意:除了血清學檢測外,其他檢查前需要停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至少2周,停用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和鉍劑(如枸櫞酸鉍鉀)至少4周。這是為了減少這些藥物對檢查結果的干擾。
五、治療方案
目前主要推薦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方案是四聯抗菌方案,即PPI(質子泵抑制劑)+鉍劑+2種抗生素。理想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還應添加抗幽益生菌,以提高根除率并減少抗生素副作用。療程一般為兩個星期。由于幽門螺桿菌易產生耐藥性,因此治療方案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個性化制定。
六、預防措施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措施主要包括:少去不衛生的地方用餐,特別是路邊攤;進餐時使用 公筷,不將食物嚼碎了喂小孩;餐具要定時消毒,高溫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鐘即可;個人的生活用品一定要分開使用,不要共用牙刷、碗筷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鹽,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總之,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體胃部的細菌,與多種胃部疾病密切相關。通過了解其生物學特性、感染癥狀及危害、傳播途徑、檢測方法、治療方案和預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識,
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胃部健康。
脾胃病科(消化內科)簡介
揚州市級中醫重點專科,擁有消化內科專科專家門診,消化內科病區,消化內鏡中心三部分,年出院3000余人次,胃腸鏡年檢查12000余人次,三、四級手術年達1000余例。
該科開展多項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普通胃腸鏡、無痛胃腸鏡、染色內鏡、胃腸道早癌的篩查、內鏡下息肉切除術、狹窄擴張術、異物取出術、內鏡下止血(噴灑藥物、硬化劑止血、鈦夾止血、注射止血等)、EMR(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SD(內鏡下黏膜下剝除術)等項目和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徐彬翔)
|